引用本文: 孙育良, 熊小明, 万趸, 邓轩赓, 石华刚, 宋偲茂, 顾韬, 侯伟, 周杰.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比较.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, 2020, 34(12): 1539-1544. doi: 10.7507/1002-1892.202007064 复制
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(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,OVCF)若不及时有效治疗,将导致椎体骨不愈合、迟发性椎体塌陷,形成 Kümmell 病[1]。Kümmell 病发病率较高,约占 OVCF 的 10%[2]。该病保守治疗一般无效,需要手术治疗。不伴椎间裂隙不稳定的 Kümmell 病一般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[3](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,PVP)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[4](percutaneous kyphoplasty,PKP)治疗。但是因为 Kümmell 病患者椎壁不完整,部分椎体后壁破裂,PVP 及 PKP 治疗后骨水泥渗漏率较高[3-5]。
骨填充网袋是由高分子生物材料相互交错编制成,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,无免疫排斥反应,研究表明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(Vesselplasty)治疗 OVCF 不仅能获得与 PKP 相似的临床疗效,而且手术时间更短、骨水泥渗漏率更低 [6-11]。目前,国内外采用 Vesselplasty 治疗 Kümmell 病的报道较少。2015 年 1 月—2018 年 12 月我院收治 63 例 Kümmell 病患者,分别采用 Vesselplasty 或 PKP 治疗。现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,比较两种术式疗效,为 Vesselplasty 用于治疗 Kümmell 病提供依据。报告如下。
1 临床资料
1.1 患者选择标准
纳入标准:① 年龄≥60 岁;② 病程>3 个月;③ 骨密度 T 值≤−2.5;④ 不伴椎间裂隙不稳定;⑤ 单节段骨折;⑥ 伤椎前缘高度丢失<50%,伤椎后凸 Cobb 角<30°;⑦ 采用 Vesselplasty 或 PKP 治疗。排除标准:① 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;② 椎体病理性骨折或椎体感染者;③ 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;④ 伴有其他严重脊柱疾病者。
2015 年 1 月—2018 年 12 月共 63 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,其中 28 例采用 Vesselplasty 治疗(Vesselplasty 组),35 例采用 PKP 治疗(PKP 组)。
1.2 一般资料
Vesselplasty 组:男 8 例,女 20 例;年龄 60~85 岁,平均 70.3 岁。病程 15~48 周,平均 26.3 周。骨密度 T 值–4.6~–2.5,平均–3.3。骨折节段:T10 1 例,T11 3 例,T12 8 例,L1 12 例,L2 4 例。
PKP 组:男 13 例,女 22 例;年龄 60~85 岁,平均 71.5 岁。病程 14~46 周,平均 25.4 周。骨密度 T 值–4.6~–2.5,平均–3.4。骨折节段:T10 2 例,T11 5 例,T12 10 例,L1 11 例,L2 7 例。
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骨密度 T 值、骨折节段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(VAS)、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(ODI)、伤椎前缘高度、后凸 Cobb 角等一般资料比较,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见表 1、2。

